10月28日,新里程医院集团在中信中心医院举办“新里程大讲堂”。大讲堂由中信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陆武京主持,王德院长代表全体职工发表讲话。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副理事长、北大肿瘤国际医院部常务副主任、北大国际医院副院长主任梁军教授、新里程医院集团首席执行官林杨林先生及首席人才官曹文辉先生也在活动上有精彩发言。

活动上,王德院长、各科室主任激烈碰撞,探讨医院的学科建设;几位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嘉宾号脉,力图为医院的战略布局布下第一颗关键棋子:完善医院的学科建设规划。东方医院和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同行也受邀参加了此次大讲堂。
中信中心医院王德院长致辞:“新里程医院集团依托我院优势,结合我院实际,以其国际视野和优厚的医疗资源,和医院管理班子共同规划:打造腔镜微创中心、女性健康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把医院建设成为豫西地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品质精品医院。同时,新里程医院集团致力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洛阳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京城大牌专家提供的优质医疗服务。”

王德院长补充:“新里程医院集团为我们带来了开放包容、积极有为、勤勉务实的企业文化,它将重塑我院医院文化,为我院注入强大的活力,成为我院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梁军教授分享了国内医学的前沿动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在发生着变化,医务人员一定要与时俱进,努力做到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肿瘤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精准治疗。学科建设对医院发展非常重要,而学科定位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医院在进行学科建设时,需要紧跟这一大形势,在学科定位上有前瞻性。

林杨林先生指出:“新里程医院集团的集团文化就是:分享。一路同行的人比梦想本身更重要。未来要让员工在物质上有安全感,精神上有归属感,事业上有成就感。学科建设是一家医院的立院之本。不要着急,慢慢来。得到新里程医院集团的资金、顶级医疗资源和学科建设能力的多方支持,中信中心医院将得到整体提升。将来我们计划在中信中心医院筹建国际中心医疗部,实现全球医疗资源共享,整合国际医疗资源,以期为洛阳人民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曹文辉先生提出,中信中心医院已经具有了一流医院的硬件设施,未来要努力发展的就是特色型、精准服务型医院。开展新里程大讲堂,就是集团领导、顶级的外部专家和医院员工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大家一起坐下来想怎么把医院建设好。我们暂定大讲堂有三期,这一期讲学科建设和战略文化,接下来两期分别是医院管理提升和临床技能提升。

陆武京书记总结:“大讲堂开放、轻松、活跃、愉快,内容详实,主题鲜明,达到医院文化与新里程医院集团文化融合的预期目标,为把医院建设为豫西地区具有区域优势和影响力的专科特色突出的专科化、中高端、高品质精品医院做好思想保障。”
陆武京书记指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发展的根本和泉源那就是企业文化。任正非说过: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只有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真正的开疆辟土、长治久安、长远发展。”
附:中信中心医院代表、新里程医院集团代表和大专家的对话(节选):
1、王德院长问:“洛阳地区高发胆结石、肝胆结石、泌尿结石,您对于保胆或切胆有什么看法?”
梁军教授答:“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在按照医疗指南的同时,提倡精准化个性治疗,靠大数据去论证该不该保胆。”
2、医院儿科主任张玉新问:“人员紧缺,效益太差怎么办?”
王德院长答:“儿科医生紧缺是全国现象,对于中信中心医院,儿科是为妇产科的保障,新生儿安全为重中之重,所以医院非常重视儿科的发展。”
曹文辉先生答:“儿科的规划与发展需要科室自己做出可执行性的方案,集团和医院支持大力发展,未来政策上适当倾向儿科。”
3、医院胸外科主任王辉斌问:“肿瘤科发展方向是?具体胸外科应该怎么做?”
林杨林先生答:“建议院长安排参加新里程主办的2016阿里山国际肺癌论坛,今年12月17日去学习交流,参加人员提前办理赴台证件。”
(小编补充:2016阿里山国际肺癌论坛汇聚来自美国、台湾、大陆和其他国家地区的100余位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和放疗科等肺癌防治相关领域的医学泰斗和专家学者,将围绕“聚焦精准医学时代下的肺癌中西医诊疗”主题,探讨精准医疗时代多学科的肺癌防治挑战。)
4、王德院长问:“优秀医疗专家怎么落地实用?怎样用专家带动医院美誉度?”
梁军教授答:“应加强宣传,利用蝴蝶效应立体宣传,铺天盖地的宣传。例如可以利用小礼品吸引人来,现在是玩概念的时代,应该发展概念营销。”
林杨林先生答:“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尽量要求专家定期来,每周一两次。我们自己要思考,内部科室主任会不会用好这些大牌专家资源?内部经营会不会做?营销体系要成体系,宣传要跟上去。我规划的第一步是先让专家每周来一两天,积累了病人后,第二步可以全职来,但肯定会影响现有结构,请专家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团队体系的事。”
5、医院院长助理韩国伟问:“管理上有什么举措,能看到什么效益?”
林杨林先生答:“未来医疗与运营一定要分开,可以一步步去实现。目前是没分开的,所以不科学。管理要精细化,一个科室就是一个小医院的缩影,科主任非常重要;科主任也要精细化管理,会分析,找问题,这就是管理出效益。在各岗位负责人身上体现出管理出效益,未来医疗与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