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朝勋,我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外科重症病房主任。先后进修于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2003年非典期间,路朝勋主任和农合办王朝阳主任一起到宜阳县董王庄乡卫生院进行抗击非典防治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后,路朝勋主动请缨,参加了中信重机公司援建江油市新春乡小学的“战斗”。路朝勋多次荣获中信重工“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7月4日《医药卫生报•洛阳周刊》对路朝勋进行了全面的宣传报道,其全文如下:
路朝勋:26年的执着追求

他很孤独,朋友中只剩下患者;他很清贫,至今还欠着房贷;他很啰嗦,生怕遗漏了必要的询问与叮嘱。他就是中信重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外科重症病房主任——路朝勋。
7岁那年,母亲因肺结核过世,这在路朝勋幼小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于是,他发奋苦读、立志学医、誓与病魔争高下,终于如愿考上了河南大学医学院(原开封医专)。
1987年大学毕业后,在中信重机中心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一干就是26年,期间,他先后进修于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进修的日子很充实,每天都能学到很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言及此处,路朝勋还有点儿陶醉。
经过潜心学习,路朝勋对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对脑血管病、颅内感染、各种痴呆、抑郁症、焦虑症的诊断与治疗有较深造诣;尤其擅长脑血管病、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治疗。
2003年非典期间,路朝勋和该院农合办主任王朝阳一起到宜阳县董王庄乡卫生院进行抗击非典防治工作,一去就是3个月。起初,路朝勋因肠胃不适,腹泻了好几天,但他依然坚持。除了健教示范,宣传预防知识外,他还带领卫生院12名员工楼上楼下打扫卫生。并在高温下穿着塑料做的防护衣,背着喷雾器喷洒药水,由于防护衣质量不好,弄得浑身湿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药水。
当时宜阳县董王庄乡卫生院还没有自来水,路朝勋和王朝阳便主动找到董王庄乡政府,向领导说明情况后,争取到2000元,为卫生院建了水塔。在此期间,中信重机中心医院院领导还分别为两人各送了一箱火腿肠,他俩却将火腿肠分成12份,偷偷留给了卫生院职工,心有默契的职工们也于路朝勋临走前连夜剥了5千克花生分送二人。
2008年汶川地震后,路朝勋主动请缨,参加了中信重机公司援建江油市新春乡小学的“战斗”。当时灾区残垣断壁、余震不断,他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健康宣教、发放药品、疫情防疫、喷洒药物,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坚持近1个月,完成援建后,他瘦了七八斤。谈起此事,他称之为“瘦身训练”。
因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路朝勋多次获得发展总公司及中信重机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26年来,经他诊治的神经内科患者近万人,其中疑难、危重患者近千人,均取得良好的疗效。
新安县一名35岁的产妇,产后心慌、咳嗽、咯痰,在当地医院按冠心病和肺炎给予治疗,多日不愈,症状加重,呼吸困难。送到中信重机中心医院时,几乎上不来气,走不成路。路朝勋详察病情、细辨原委,考虑到患者刚生过孩子,遂排除冠心病,判断其为围产期心肌病并肺部感染。应用一些抗凝、消炎、活血化瘀、强心利尿的药物,患者愈后特意送上感谢信。路朝勋介绍,此病的发病率仅千分之一,极易漏诊。
今年5月份,马先生的母亲做过食管癌手术后,在中信重机中心医院外科重症病房进行后续治疗,夜里两三点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路朝勋闻讯赶来,发现患者血压正常,心动过速,心跳达210次/分。帮其找出了隐藏已久的冠心病,经过抢救,患者转危为安,路朝勋却在病房里呆了一夜。
去年有个同学会,路朝勋说好要参加,这是他从医26年来唯一一次允诺的同学聚会。临行前,医院又来了位重症患者,提名要路朝勋给看看,于是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事后同学打来电话:“难道医院就你一名医生?”
每天上午查房,他都问得特别仔细,解答患者疑问更是细致入微,所以每次查完房都接近中午,被同事戏称为“查房效率最低的医生”。患者却说:“凡被路大夫看过病的,都将成为该病的咨询专家。”
路朝勋的妻子是一名门诊护士,两人都很忙,无暇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曾落下不少埋怨。对此,他幽默一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