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信重机中心医院腔镜外科主任史建安
8日20日,一名来自我市孟津县的14岁少女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入住中信重机中心医院,被确诊为胆囊结石。经慎重考虑,医务人员决定为其实施腹腔镜下保留胆囊取石术。
8月21日,手术如期进行。在麻醉科主任唐文敏、麻醉师杨绍辉的配合下,腔镜外科主任史建安、主治医师韩杰等人在腔镜下将患者胆囊底部切开一约5毫米的切口,置入纤维胆道镜,取出直径约5毫米的结石两枚,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胆囊,查胆囊及颈管无结石后,将胆囊切口用可吸收线缝合2针。术后患者恢复顺利,于8月29日痊愈出院。
史建安主任说,目前,胆结石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类。非手术疗法主要有溶石疗法、接触溶石、体内接触碎石、中医药溶石排石4种,手术疗法主要有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开腹探查胆管取石、腹腔镜微创切除胆囊、腹腔镜微创保留胆囊、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5种。
患了胆结石病,及时治疗是最好的选择。首先要明确诊断,了解胆囊情况、结石大小、多少和位置。如果有右上腹剧烈疼痛、畏寒、发热,或者皮肤、眼睛出现黄色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因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发作,延误治疗时机而危及生命。由于非手术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疗效差、不彻底、复发率高,传统手术风险大、创伤大、恢复慢、费用高。随着腔镜技术在外科的运用,胆结石病治疗已告别开刀时代。近年来推出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也是目前胆结石病治疗的“金标准”。腔镜手术是将10多厘米长的切口缩为只有1厘米的皮肤小创口,做手术从此不再大伤元气,也不会在身上留下难看的疤痕,大大降低了切口感染、切口疝、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一般术后3天即可出院,1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综合费用明显降低。
史建安主任说,胆囊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附着于肝下,经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具有贮存、浓缩胆汁和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一旦胆囊被切除,虽然肝外胆管和肝内胆管会有一定程度的扩张,具有代偿胆囊贮存胆汁的功能,但仍会对消化功能有一定影响。由于胆管没有浓缩胆汁的能力,稀薄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要减弱一些,患者在进食脂肪丰富的食物后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因此,对胆囊结石的患者,决不能将胆囊一切了之。我们对年轻和胆囊无急性炎症及胆囊功能无明显损伤的患者,可实施保留胆囊取石治疗,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维护了机体消化系统的完整性和内环境的恒定性,让更多患者享有健康的生活。
史建安主任最后提醒大家,胆石性胆囊炎、胆囊内充满性结石、反复出现发烧、腹痛、黄疸等胆囊疾病以及反复发作容易诱发胰腺炎的胆囊疾病,则应将胆囊切除。而对于胆囊内虽有结石但无明显症状和慢性胆囊炎的,则主张保留胆囊治疗。对于胆囊息肉,如果直径在4毫米以下,可定期观察;息肉直径5—7毫米,一般3个月做一次B超复查;息肉直径大于7毫米,建议保留胆囊治疗;息肉直径如果大于1厘米,则有诱发胆囊癌的可能,应积极住院治疗。
咨询电话:64088195、1361388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