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护理园地
专家答疑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教育


狂犬病:隐匿的致命杀手,科学防治守护生命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3-18    文章来源:
 

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已能通过疫苗预防绝大多数传染病,但有一种古老而凶险的疾病,一旦发病几乎100%致死——它就是狂犬病。全球每年仍有约5.9万人因狂犬病死亡,相当于每小时夺去7条生命。在中国,尽管近年来防控成效显著,但农村地区仍存在感染风险。了解狂犬病,为生命筑起第一道防线。



2024年全国狂犬病报告发病

死亡统计表





人民日报报道


一、认识狂犬病:病毒如何攻陷人体?

狂犬病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引起,这种嗜神经病毒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当携带病毒的犬、猫、蝙蝠等动物咬伤或抓伤人类后,病毒会沿着周围神经快速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病毒最终会引发脑炎,导致患者出现恐水、怕风、抽搐等症状,从发病到死亡通常不超过10天

值得注意的是,病毒传播不仅限于咬伤。2018年广西曾发生因宰杀带毒犬只时手部伤口接触犬脑组织而感染的案例;2021年美国更出现蝙蝠唾液接触黏膜导致的感染事件。

二、破除认知误区:这些传言可能致命

误区1:只有疯狗才会传播病毒  
实际上,看似健康的动物可能处于潜伏期,特别是未接种疫苗的家养宠物。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约10%的传播动物在咬人时未表现明显症状。

误区2:被咬后必须24小时内接种疫苗

虽然越早接种效果越好,但疫苗在任何暴露后都有价值。曾有患者在暴露30天后接种仍成功预防的案例。核心原则是:在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前完成免疫

误区3:伤口小就不需要处理

病毒的入侵与伤口大小无关。2019年浙江某患者被家猫轻微抓伤未重视,3个月后病发身亡的悲剧警示我们:任何皮肤破损接触都可能带来风险。 





三、生死时速:暴露后的正确应对

1. 伤口处理黄金法则
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约15分钟,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深部伤口应使用注射器灌注清洗。这项基础操作可清除90%以上的病毒。

2. 分级处置原则

- I级暴露(接触但无破损):无需医学处理  

- II级暴露(轻微抓咬):立即接种疫苗  

- III级暴露(出血伤口):疫苗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 疫苗接种新方案

传统5针法(0、3、7、14、28天)和"2-1-1"四针法(0、7、21天)均有效。最新研究表明,按时完成全程接种程序保护效力接近100%。

四、全民防控:构筑三级防御体系

1. 源头控制
宠物犬定期接种疫苗,使群体免疫率超过70%,可有效阻断传播链。北京市通过犬只强制免疫,已连续15年无人间病例。

2. 高危人群防护

兽医、动物救助人员建议提前接种暴露前预防(3针基础免疫),可使后续暴露处置更简单有效。

3. 野生动物防范 

避免接触蝙蝠、浣熊等野生动物。美国90%的动物狂犬病来自蝙蝠,其细小牙印可能被忽视。



在医学昌明的今天,狂犬病本应成为历史名词。但现实是,全球每9分钟仍有一人因此丧生。这警示我们:科学认知不能停留在纸面,唯有将防治知识转化为行动自觉,才能守护生命的尊严。
记住这个公式:暴露后规范处置=100%生存,侥幸拖延=100%死亡。当风险来临时,正确的选择永远不晚。

  版权所有:洛阳新里程医院 豫ICP备2024054639号-2           人才招聘 | 院长信箱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景华路西端 服务电话:0379-63084158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豫公网安备4103050200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