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伤人的低频噪音无时无处不在,又会在无形中伤害我们的健康,那有什么好办法能消除噪音、保护听力吗?
【尴尬】低频噪音处于监管空白
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区主要的低频噪音声源来自于小区内的供电系统、地下车库、电梯设备、供热系统、排水供水系统、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等附属设施。虽然投诉案例逐年增多,大家逐渐重视,但令人尴尬的是,在法律监管这一块,却是空白。
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说,不少低频噪音分贝数不高,在对城市居住区的低频噪音进行测量时,分贝数显示往往符合现行的有关噪声标准。按照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对于噪音的认定主要是综合分贝的高低,但低频噪音是根据频率和持续性来认定的,导致低频噪音尚处于管理空白。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新的噪音标准。
【专家】积极应对才能远离噪音
虽然监管处于空白,我们也不能消极应用,对于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的人,中信重机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苗军魁提醒,如果无法改变工作环境,应尽量远离低频噪音源,也可戴上耳套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可适当出去活动一下,做短暂的休息,这样有益于舒缓心情,提高工作效率。
苗军魁主任对家用电器产生的低频噪音为大家支招,家用电器应分开摆放,尽量不要将电器集于一室;有故障的噪音比正常工作的声音大得多,所以一旦家电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排除;尽量避免各种电器同时使用;在家里多养些花花草草,可消除部分噪音。张继功还建议,长期在噪音严重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应及时而适量地补充一些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B类的食物。
【支招】护耳从日常生活做起
苗军魁介绍,如果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这样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所以,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情。
中信重机中心医院针灸理疗科黄宗梅提醒大家,可以用按摩来护耳,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苗军魁提醒,平时应尽量避免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药物,以免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