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特色专栏


血管“隐身”?B超引导精准置管,成功打通“生命通路”!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6-26    文章来源:
 

近日,洛阳新里程医院心内科联合静疗小组成功为一例血管穿刺极度困难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了B超引导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以精湛技术破解临床护理难题,为患者后续治疗打通“生命通路”。 


血管“消失”,治疗陷入僵局


患者为84岁高龄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长期反复住院治疗。由于病情进展及血管条件极差,其四肢浅表血管几乎无法触及,仅能依靠手指部勉强穿刺维持日常用药。


然而,此次入院时,患者手指部血管也已严重萎缩,常规穿刺多次失败,治疗面临停滞风险。家属因患者高龄、基础病多,对深静脉置管(PICC、CVC)存在顾虑,拒绝相关操作。如何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建立静脉通路,成为医护团队亟待解决的难题。


超声引导,成功找到血管


面对困境,静疗小组护士武盼盼迅速介入。凭借丰富的疑难血管穿刺经验,她决定采用超声引导技术为患者寻找“隐藏”的血管。通过B超精准定位,武盼盼在患者前臂发现一条直径不足2毫米的深部静脉。


在超声实时影像辅助下,她沉着操作,精准进针,一次性成功置入静脉留置针,全程仅耗时10分钟,未对患者造成额外创伤。穿刺成功后,患者顺利接受药物治疗,家属连声致谢:“没想到还能找到血管,真是帮了大忙!”  



成功置入静脉留置针


静疗小组组长闫静表示,本例穿刺的成功得益于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和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对于血管条件极差的患者,传统‘盲穿’不仅失败率高,还可能加重痛苦。B超引导能清晰显示血管走向、深度及血流状态,显著提升穿刺成功率,尤其适合高龄、危重症等特殊患者。


本例穿刺案例是我院静疗小组践行“精准护理”理念的缩影。近年来,医院持续推进静脉治疗技术规范化、专业化发展,通过引入超声引导、红外血管成像等先进技术,培养专科护理人才,已累计为数百例疑难血管患者建立安全通路。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推广可视化穿刺技术,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精准、高效的护理服务。  


一根留置针,连接的是生命希望;一项新技术,彰显的是医者匠心。面对临床难题,我院护理团队以技术创新为矛,以人文关怀为盾,在守护患者健康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前行。  

  版权所有:洛阳新里程医院 豫ICP备2024054639号-2           人才招聘 | 院长信箱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景华路西端 服务电话:0379-63084158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豫公网安备4103050200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