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疾病,不同的治疗。仅仅是十几年间,洛阳的一对母女因同样的胆结石疾病手术,见证了现代医学科技的飞跃,也使“患者之上,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母亲的悲剧坚定了女儿的抉择
“我和母亲真是‘肝胆相照’啊!”林荫道旁,洛阳市民周女士支好电动车,用这样一句话打开了话匣子。
八年前的一次体检中,周女士被查出有胆囊结石。此后,由此引起的疼痛时有发作。胆囊结石给她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严重困扰了她的生活与工作。在后来四处求医的那段时间,周女士听得最多的就是“切胆”二字,而她每次都断然拒绝。
原来,周女士的母亲也同样患有胆囊结石,早在十多年前就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手术给周女士母亲带来很大影响,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还引发了胰腺炎。最令周女士感到痛心与遗憾的是,就在去年母亲因急性重症肝炎不幸病逝。
这一打击给周女士心头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她把母亲的去世“归罪”于胆囊切除。她认为,肝胆相照,如果母亲不是因为失去了胆囊的话,怎么也不会因肝炎而离开人世的。如今,自己虽然身患胆囊结石,切除胆囊她是坚决反对的,她甚至对劝她切胆的建议者愤慨地说:“人没了胆囊,影响太大了!我决不让母亲的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
“保胆战役”的信念与科技
“因为,我相信,医学技术日益发达,一定会有一种最佳的治疗方式出现!”忆起“切胆、保胆”之战,周女士信念不改,宁愿忍受病痛也不改初衷。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夜里,周女士通过网络搜索,得知北京、上海等地有个别医院开展保胆取石手术——这让她燃起新的希望!借旅游的机会,她分别到北京、上海的医院进行了实地考察,一位慈祥老专家笑着对她说:“真是骑驴找驴,你们洛阳也能开展这样的手术呀!就在中信重机中心医院。”
归来后的第二天,周女士就急不可耐地来到了中信重机中心医院。医生护士的热情接待和细心解答,让她感到十分舒心和安心。周女士了解到,该院不仅能开展多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还能进行基础研究指导患者时,她心里就已经认定:“哪儿也不去了,就在这里做保胆手术!”
“手术很成功,术后第二天,她就能下地走动了!”术后周女士身体恢复很好,仅过几天就痊愈出院了,清除结石、保留胆囊的梦想在这里得到了实现,让周女士倍感欣慰。
主刀医生、腔镜外科主任史建安说,胆囊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没有缩小反而有越来越增大的趋势,这也说明了胆囊对于人体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有着帮助消化、调节胆道压力、分泌、免疫等功能的一个重要器官。周女士母女二人的手术悲喜剧,给十几年的医学科技发展和发展中的以人为本做出了最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