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院文化


8毛钱与10万元的终极PK

字体【    发布时间:2011-09-14    文章来源:中信重机中心医院
 

出生仅3天的宝宝,因腹胀并伴有便秘,在拍了十多次X光、做了100多项检查后,深圳儿童医院的医生判断孩子患了“先天性巨结肠”,打算给这个刚刚出生3天的宝宝做一场费用超过10万元的大手术。

    孩子的爸爸凭着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医学常识,认为不妥,凭着这点直觉,他拒绝了这场大手术。家人带着孩子换了一家医院,吃了医生开的8毛钱的药后,孩子的所有症状都消失了。

    10万元能治好的病,用8毛钱也就搞定了,这应该是发生在医院的又一个奇迹了吧。

    人们都在期待这件事情院方可以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10万元和8毛钱之间那遥远的差距,让不少人联想到了过度医疗。

    去医院看病,很多患者都希望能花小钱看大病,但也有不少人花了大钱只是看了小病。无论大病小情,不花个几百上千元根本别想出来,而医院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家垄断了病人健康的企业,往往利用其专业性竭尽所能地“恐吓”病患,以图利益最大化。这其中,一定有很多医疗行为属于必须,也一定有很多属于过度医疗,但作为普通病患,根本无法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只能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和社会舆论私下猜测、将信将疑。

    某种程度上说,人们抱有的是一种宏观上的“有罪推定”,因此具体到特定医院和医生,往往也容易蒙受不白之冤。堂堂白衣天使,却被妖魔化为黑心商人,既要劫财,还要动刀,医患关系何以变态到如此程度?究其根源,还是由现行“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所决定的,医疗机构除了救死扶伤的天职,事实上还承担着从病人身上获利以维持自身运行和发展壮大的职能。这些利益的获得,当然离不开具体诊疗的医生,其开具药物、检查和手术当中包含一定数额的提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同时,尽可能多地检查也可以在日后发生纠纷时规避自身的责任,做到证据在手。

    只有当过度医疗无利可图时,医患的心才真正有可能贴得更近,让人们相信白衣就是天使,生命值得托付。希望类似以药养医、过度医疗的现象能够越来越少,希望这种天价案例越来越少,不要让8毛钱和10万元再次登上终极PK台!

  版权所有:洛阳新里程医院 豫ICP备2024054639号-2           人才招聘 | 院长信箱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景华路西端 服务电话:0379-63084158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疾病诊治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豫公网安备41030502000754